为什么中国古代动不动就可以出动几十万大军,而清朝人口早就过亿,一场战役出动10万人都很困难呢?
因为古代的战争大多数是虚张声势,吹牛皮。
兵不厌诈,这个道理傻子都懂,如果将自己的兵力一五一十告诉了对方,那就是傻到极点了。那么古人会夸大参战兵力呢?
1、 战术需要。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越是人数少,越要把兵力往多里吹,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打不死也吓死他们。
2、 推脱责任
打仗就会吃败仗,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很多领导不体谅下属,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胜利了笑得合不拢嘴;失败了就会大发雷霆。
将领打了败仗就会被领导追责,轻则被解职,重则被砍掉脑袋。
这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夸大其词,把对方兵力往死里说,说的越多越好。不是我不能打,而是敌人兵太多,寡不敌众。
多数领导都会被忽悠住,吃败仗的将领至少不会被杀头,因为兵力多少,真不能核实。
展开剩余85%3、 贪污军费
军人很少是义务兵,大多是要发军饷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平时军人都是在编的,数字是死的。一旦爆发战争就要扩军,是这个数字就能造假了。
不会打仗的将军夸大敌军人数,会打胜仗的将军夸大自己部队士兵的数字,可以贪污军饷,这叫吃空饷。
4、 歌功颂德
成王败寇,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为了彰显自己伟大、英明、战无不胜,故意说敌人参战人数很多,自己是以少胜多。
有人看到这里,一定会不服,你这样说依据在哪里?
比如说战国有名的长平之战,秦军参战兵力是45万,赵军参战兵力是50万,赵兵被坑杀就有40万。
有人说战国后期,秦朝疆域是战国的四分之一,人口有五百万。
按照推理,赵国充其量只有人口300万。就按照全民皆兵的制度来假设,大多数家庭一般都有两个老人,一个儿媳,一个儿子,至少一个女儿(不可能是独生子女),最少两个小孩,还不说三代同堂,每七个人才会有一个壮年男子能当兵。
即使有的老人几个儿子,如果最大的二十岁没有结婚,小儿子也不够当兵年龄。
而且男女比例一般各占一半,赵国只有150万男人,其中拿不动枪的老年男性按照三分之一算,还要有50万,再减去三分之一不到服兵役年龄的男童,能当兵的男性只有50万。
赵国皇族不能当兵吧,赵国的官员也不能上前线吧;各级行政官员和他们的秘书,警卫,司机、厨师,服务人员以及赵国的公务员队伍,也不能打仗吧;赵国的警察部队,赵国的皇家警卫队,也不能擅离职守吧,这样算下来至少10万。
减去十万之后,能当兵的只有40万。
长平之战不是速决战,打了一年多。
这一年时间,难道庄稼不种,也不收了吗?军队吃什么,战马吃什么?没有农民是难以担当收获播种和管理重任的。
一个国家如果有十万步兵上前线,沿途和前线,至少有三万人做后勤保障,军粮和兵器运输;战地伤兵抢救和安置回国;国内则要有人负责征兵和新兵训练,兵器制造、维修,安置伤员,生产军需品。
士兵饭菜供应工作;都要有很多人来承担。这样下来还要有至少15万人不能拿起武器上前线。
赵国跟秦国军队在前方打仗,赵国的其它几个方向的边境不需要布防?三个方向至少需要10万边防军。
这样粗略一算,能有5万军队上战场就不错了。
秦国人口比赵国多,但战线拉的更长,后勤保障压力更大。秦国国土面积大,国境线长,敌国多,需要防范的敌人多,边防军投入更多。除了这些,秦国能上前线的部队能有10万就是极限了。
比较之下,三国时的战争数据比较靠谱。
西汉是全国人口在5000万左右,到了东汉末年人口锐减,只有不到2000万。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蜀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28万户,94万人;同年魏国有52万户,440万人。吴国在280年有52万户,230万人。魏国20万蜀10万吴13万,三国总兵力33万。
所以在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了复仇,可以说是倾举国之力,但也只出动了4万兵力,外加少数民族的志愿军1万共计5万。东吴面对蜀国复仇大军也不敢怠慢,出动了5万大军迎战。
明朝末期人口6000万,总兵力110万。按照这个数字推算,战国七国总兵力只有50万,即使把全民皆兵政策算在里面,总兵力不超过80万,而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军队总兵力就90万,可信度不够。
为什么三国时的数据比较靠谱,那是因为《三国志》作者陈寿不是皇家豢养的,记载历史的态度比较严谨。
明朝时的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以65万大军对朱元璋20万大军,就又非常离谱,为了突出朱元璋同志的英明伟大,故意夸大陈友谅的参战兵力,这么大的战争规模,朱元璋的军队只有1346人死亡,开国际玩笑的吧。
古代没有身份证,没有现在这样严格的户籍制度,也没有遥感卫星和侦察卫星,更没有战地记者;双方的参战兵力基本靠嘴,上嘴皮碰下嘴皮,你说多少就是多少,真不能当真。
那么清朝时能够调用的军队为什么那么少?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民族平等。但是清朝建立是少数民族征服了比他们人口多几十倍的汉族。他们对汉族人和汉族武装根本不放心,每个大城市和战略要地都是满汉军队协防,即使有战争,驻扎在各地维稳的军队雷打不动,这样兵力就捉襟见肘,因为中国国土太大了,需要维稳的兵力太多。所以在生死攸关的天京保卫战中,太平军参战人数20万,清军也只有10万人。
因为镇守各地的清军不能动,怕汉人造反。弄懂了这个道理,问题就迎刃而解。
发布于:山东省盛达优配-实盘配资官网-靠谱的配资-股票怎么玩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