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9月11日,五洋自控的收盘价为4.29元,股价下跌5.71%。
张力制图
控股股东变更
根据公告,侯友夫与蔡敏于9月10日与高梧卓越正式签署《关于江苏五洋自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之控制权转让协议》,拟转让的股份为二人持有的五洋自控15%股权。其中,侯友夫转让占总股本8.44%,蔡敏转让占总股本6.56%。本次交易总价款为6.75亿元,每股转让价格约4.03元。
而截至9月10日收盘,公司股价为4.55元。可以看出,上述转让价格有10%左右的折价。
权益变动后,高梧卓越将持有15%股份。交易完成后,五洋自控控股股东将由侯友夫、蔡敏变更为高梧卓越,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高梧卓越执行事务合伙人姚小春。
展开剩余74%另一方面,2025年中报显示,侯友夫与蔡敏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0.82%、8.92%。转让完成后,两人剩余的持股比例为2.38%、2.36%,仍为公司的前十大股东。
据悉,受让方高梧卓越成立于2024年8月9日,注册资本5.52亿元,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等领域。
资金方面,高梧卓越已收到姚小春控制的广东中泰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转入的3.375亿元投资款,且此前已取得银行项目并购贷款意向函,融资比例不超过交易对价的60%,其收购资金来源于自有或自筹资金,不存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情形,亦非失信被执行人。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股份过户后,五洋自控将启动董事会改组,改组后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非独立董事6名(高梧卓越提名不少于4名)、独立董事3名(均由高梧卓越提名),董事长由高梧卓越提名董事担任,审计委员会中可由股东提名的人选均由高梧卓越提名。此外,高梧卓越承诺在收购完成后18个月内不转让所持五洋自控股份。
对于此次权益变动目的,高梧卓越表示,基于对五洋自控内在价值的认可,希望通过获得公司控制权,利用自身优势为五洋自控业务发展赋能,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好回报。截至公告签署日,高梧卓越暂无未来12个月内改变五洋自控主营业务、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调整员工聘用计划及分红政策的明确计划。
侯友夫、蔡敏则称,本次减持主要出于自身资金需求及资本规划,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进一步增减五洋自控股份的可能,若发生相关权益变动,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持股比例下降
IPO日报发现,早在去年,公司就曾经筹划过股份转让事宜,但以失败告终。
同时,侯友夫与蔡继东、赫宏优签署了《共同控制暨一致行动性协议》,约定双方共同控制公司,双方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共同实际控制人。
上述股权转让事件的罕见之处在于,上市公司实控人大手笔转让10%公司股份后,将成为第二大股东,但实际的控制权仍然把握在侯友夫手中。
但一个月后,公司披露,因侯友夫、蔡敏收到蔡继东及赫宏优提出终止交易的《通知函》,且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于2025年1月16日签订了《终止协议》,决定自2025年1月16日起终止之前签署的协议。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更。
如果继续向前追溯可以发现,自公司上市以来,实控人夫妇的持股比例已经明显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五洋自控是一家智慧城市停车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商。
2015年2月,五洋自控在创业板上市,自首发限售股解禁后,侯友夫、蔡敏夫妇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因多次减持以及融资已经降至19.74%。而在上市之初,实控人的持股比例超过34%。
从公司业绩表现来看,五洋自控上市后业绩总体上呈现上涨趋势,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2.07亿元最高涨至2020年的16.32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从2千多万涨至超1.5亿元。但在2021年,其业绩突然急转直下,巨亏1.77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
针对2021年业绩亏损,五洋自控在年报中指出,受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芯片短缺等影响,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鉴于部分客户信用状况不佳,部分应收账款可收回性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根据谨慎性原则,对部分应收账款单项全额计提了坏账等。
随后在2022年和2023年,五洋自控虽扭亏为盈,但净利润的规模不超6000万,扣非净后归母净利润均未超过2000万。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0亿元,同比下降25.82%;归母净利润亏损872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312.73%。公司再度陷入亏损的境地。
发布于:上海市盛达优配-实盘配资官网-靠谱的配资-股票怎么玩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